联系我们
  • 联系人 : 总经理倪先生
  • 联系电话 : 020-86544106
  • 传真 : 020-62824916
  • 移动电话 : 18998343416
  • QQ : 1305641370
新闻详情

赚大钱的逻辑:都是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日期:2024-05-10 05:10
浏览次数:674
摘要: 从字面上看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喜欢打**的人其实都明白这个规律,一场牌打下来,糊多次小牌的人,往往不如糊一次**的人赢的钱多。 其实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些做得*好的人,往往不是做的*多的,而是那些做的次数少,而单次价值很高的人。真正的高手都具备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做哪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现如今是一个机会更多、选择更多的时代,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有这么多机会可选择,那做的越多,赢的概率就一定越大,其实不尽然,因为机会越多,意味...

从字面上看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喜欢打**的人其实都明白这个规律,一场牌打下来,糊多次小牌的人,往往不如糊一次**的人赢的钱多。


其实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些做得*好的人,往往不是做的*多的,而是那些做的次数少,而单次价值很高的人。真正的高手都具备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做哪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现如今是一个机会更多、选择更多的时代,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有这么多机会可选择,那做的越多,赢的概率就一定越大,其实不尽然,因为机会越多,意味着概率越小,越是有多种可能性,越是需要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就拿投资这件事来说,以前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理财观,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原理相信大家都懂,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是一种财务上的避险策略,但对于那些投资界的高手来说,他们的做法刚好相反。



1992年索罗斯大战英格兰央行的时候,他的基金经理人德鲁肯米勒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甚至建议把所有钱都押上,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索罗斯的时候,索罗斯说这“太荒谬了……你知道这种事情多久才能出现一次吗?所以,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的钱押上去,而是要把所有能搞到的钱,都押上去。”结果他们加上杠杆,总共投了100亿美金,*终大获全胜。


德鲁肯米勒说:“我从索罗斯身上学到很多,但*重要的并不是你对还是错,而是在你正确时你赚了多少,而错误时你赔了多少。”


很明显,索罗斯的策略就是:专攻要害,一击致命。


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海报中的棒球手正准备挥杆,而旁边是一个标识着每个击球位置的长方形矩阵,这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人——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威廉斯。



泰德被称为“史上*佳击球手”,在美国《体育新闻》杂志评选的史上百位*佳运动员中,排在第八位。其在棒球界的位置,一点儿都不比巴菲特在金融圈的声望低。


在棒球运动员中,有两类击球手。


一类是什么球都打,每次击球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但这需要耗费很多体力,很多人甚至不惜服禁药来保持体能。


另一类人则是聪明的击打者,他们并不强求全垒打,而是只打高概率的球。


世界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后面这类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这类人中的高手。


泰德在其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击打的科学》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


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理想区域时 ,才挥棒击打,这样才能保持*高的击打率。否则如果去击打处于边缘位置的球,击打率会非常低。所以,在比赛当中,对于非核心区的球,即使嗖嗖从身边飞过,泰德也绝不挥棒。


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比赛中却非常难操作,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关头,几万名观众绷紧了神经,用期待的眼睛看着你,当球飞过来的时候,如果不打,就将迎来全场的嘘声。这时,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就需要极强大的定力和冷静的内心。


泰德·威廉斯说:“要成为一个优良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待一个好球。如果我总是去击打甜蜜区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选棒球名人堂。”


受泰德·威廉斯影响,巴菲特把这种策略应用到了投资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巴菲特在2017年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说:


“我能看见1000多家公司,但我没有必要每个都看,甚至看50个都没必要。投资这件事的秘诀,就是坐在那儿看着一次又一次的球飞来,等待那个*佳的球出现在你的击球区。人们会喊——打呀。别理他们。”


“股票的确有一种倾向,让人们太快太频繁地操作。人们很多年来发明了各种过滤器来筛选股票。而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定义你的游戏是什么,有什么优势,非常重要。”


从巴菲特的投资效果来看,也印证了他的说法,就像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说的:“如果把我们*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看上去巴菲特和泰德采用的是一种*稳妥、*保守、动作*少的打法,但他们却是*强的进攻者。只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高价值区,在战略上专注,并用*有把握的方式取胜。这种战略,可以称之为“高手战略”。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找到“甜蜜区”:找到自己*擅长,并且能产生高价值的领域。


2、战略性专注:只打“甜蜜区”里的球,战略性忽略低价值的事。


3、等待机会,持续迭代:在高价值领域,用*不取巧的方式做事。


人的时间、经历、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高手之所以比普通人做的更好,其中一个秘诀就是“专注”,或者说是一种价值定位并敢于舍弃的能力,对人来说,这往往是反本能的。


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丹·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一书中说,人们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即使明知其中一项可以获得*大成功,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其他选择。因为我们的大脑,对于风险,天然是排斥和抗拒的。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才少,因为他们能克服那种心理上的本能。




我自己一直在反思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我很多年前写了篇叫《我为什么看空中国股市》,里面我提到我自己为什么离开股市,突然只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不如别人,我凭什么跟人在一个能力充分竞争市场上赚钱?


有时机会比努力更重要


我**盈利性的机会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猪都会赚钱的时候,我才有赚钱的机会啊。也就是风口来的时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时候,满大街都会听到谁赚了多少,赚了多少,于是我就能有机会赚钱了,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我发现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调研,那些都是辛苦钱。而可悲的可能是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你会更可悲的发现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赚钱的。


后来衍生出去看很多问题,发现其实不单是股市,任何行业好像都是差不多,2002年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都是名校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名校啊,我们这些垃圾被留在国内。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垃圾在国内啥事情也没干,结婚生子,然后没事只能买房子,一套两套三四套,然后就发现那些国外读了n年的书的同学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是我们能力强么,不是的,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大发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实是不需要的,我们自己也很悲催的发现,回老家去,甚至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们。


他们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更早的接触社会,更早的在外贸领域做业务,而你因为可能是大学毕业,选择也比较多,反倒不如他们有更好的积累,尤其在过去十年赚钱*多房地产行业,一般比拼的其实也是胆魄而非能力,我们东阳是建筑之乡,很多人很小就跟着走南闯北做工程,然后在过去十年里,一个个都赚了很多钱,反观我们自诩名校毕业,其实是不如他们的,当然现在趋势也在变化,互联网出现的格局里,房地产衰退之下,这个趋势不同了,盈利逻辑也跟着变化了。


我前些日子碰到一个ut出来创业的小伙子,当年ut 可能在国内招聘的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他打败了无数的人终于挤进了ut,而那些被他打败的人,黯然的走进了阿里的大门,彼时的阿里容纳了一帮乌合之众,很多都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名校几乎没有,十多年过去了,那个进了ut的天才,现在要出来创业了,那些没办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个个身价过亿要给那些牛逼哄哄当年逼的他们无路可走的牛人们投钱去了,能力决定一切么?好像还真不是。




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值得夸耀,那些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前些日子,跟黄晓捷师兄谈话,他谈到他2001年在五道口读书的时候逃课去卖空调,希望发家致富,结果卖了一年多,晒得黑黑的回学校,然后说了一句话,叫辛苦不赚钱跟我所思考的几乎是一致的,这简直就是句真理,这个世界上,赚钱的事情,从来不是辛苦的事情。


你们比辛苦,比的过那些富士康的工人么,比得过农民伯伯么?但是他们比你更赚钱么?所以世界上,如果一个行业要靠比能力来赚钱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赚的只能是辛苦钱了。更苦逼的是甚至很多人还赚不了辛苦钱,例如现在一堆苦逼的淘宝电商。


人难免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粤公网安备 44011402000513号